文学的时代精神 - 记录变迁中的社会文学作品承载着时代的脉搏,折射着社会的变迁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,文学往往能更深刻地捕捉到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。从古典文学到当代文学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变迁的轨迹,并从中探讨文
—
图片来源|昵图网
作为小说创造者,贾母也是让黛玉、宝钗、宝琴、湘云、探春出来见客,要写出一个精彩的互动场景,俨然将迎春、惜春忘到了脑后,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?有人觉得是人物的说话气场和逻辑,又或者说,比如王熙凤的嬉笑怒骂和完美控场;有人觉得是曲折离奇的背景故事,迎、惜两人不够优秀,比如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缘……这些都很重要,不足以让贾母拿出来当排面,但它们是最核心的东西吗?
最近在品读《红楼梦》第67回老祝妈与袭人谈葡萄的场景时,在很多聚会中,我发现,迎春、惜春往往担任背景墙的角色。按理来说,即使没有王熙凤咄咄逼人的气场,元春早年入宫,没有来自仙界似真似幻的炫酷故事背景,迎春就成了姊妹中的长姐,发生在两个普通角色身上的互动场景依然可以被描写得非常精彩,应该有点长姐风范才对,对于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,我觉得就是因为曹雪芹赋予了该场景最核心的东西。
第67回,收到土特产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去蘅芜苑给宝钗道谢,寒暄过后,回到怡红院的宝玉正找袭人却见不到人。原来因为王熙凤身体不适,袭人过去探病了。这时,文本用段话描写了袭人在去找王熙凤的路上的所见所闻。
文本写道:“刚来到沁芳桥畔,那时正是夏末秋初,池中莲叶新残相间,红绿离披。袭人走着,沿堤看玩了一回。”
这里提到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——夏末秋初,即农历的六七月份。作为没有经验的小说作者,说完了时间可能紧接着就会聊袭人遇到了什么具体的人和事,但曹雪芹不是。
在确定了时间之后,曹雪芹又进一步谈到了这个季节自然界该有的景象——莲叶新残相间,红绿离披。这里的“莲”指的应该就是荷花,历来人们都有将莲花与荷花混用的惯,《红楼梦》似乎也不例外。检索文本会发现,书里只有荷花这种植物而没有莲花,唯二出现莲花的地方要不是指曲艺艺术“莲花落”,就是被用作了迎春房里小丫头的名字“莲花儿”。
就在观赏池子里荷花盛衰的景致时,袭人无意中看见了在葡萄架下掸东西的老祝妈。袭人近前来问询,老祝妈忙解释。
“我在这里赶蜜蜂儿。今年三伏里雨水少,这果子树上都有虫子,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来。姑娘还不知道呢,这马蜂最可恶的,一嘟噜上只咬破三两个儿,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头,连这一嘟噜都是要烂的。”
老祝妈这段看似无关紧要的话,其实透露了很多信息。首先是“三伏”——又一个时间节点,指的是农历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之间。而且很显然,此时三伏已经过去或者刚刚过去,所以此时的准确时间应该靠近7月中旬;其次依旧是自然现象,比如葡萄在秋初成熟了、马蜂这种动物非常喜欢吃葡萄。
“姑娘你瞧,咱们说话的空儿没赶,就落上许多了。”一个经验丰富、专门打理园子的老妈妈竟然拿马蜂一点办法都没有,还是主子房里不干粗活儿的丫头袭人教她怎么处理。
“你就是不住手的赶,也赶不了许多。你倒是告诉买办,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儿,一嘟噜套上一个,又透风,又不糟蹋。”
这种给葡萄套袋的保护方法我们今天还在用,原来它在古时候就已经普及了。不过奇怪的是,按理说但凡种过葡萄的人都应该知道怎么预防马蜂才对,可老祝妈为什么啥都不知道呢?原来,她以前是管竹子的,这是才得到的新差事。“倒是姑娘说的是。我今年才管上,那里知道这个巧法儿呢。”
就在老祝妈想讨好袭人,让她尝尝鲜时,袭人正色道:“这那里使得。不但没熟吃不得,就是熟了,上头还没有供鲜,咱们倒先吃了。你是府里使老了的,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。”
袭人这话当然不只是在强调家族的规矩,其实更是从葡萄的生长状态——半生半熟——进一步透露出了当时秋初的时间。等教训完老祝妈,袭人就转头往王熙凤那边去了。
回看袭人与老祝对话,虽寥寥数语,但越是细读,越能发现作者字里行间的力量和内涵。通过荷花和葡萄等植物的生长状态、马蜂等动物的觅食这些自然现象,曹雪芹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农历七月,置身文字之间,顿觉身临其境般的真实。
这时候再回头看文章开头的问题,精彩的场景描述到底是什么样的?读完67回,我觉得非“真实”莫属。真实,才是作家手中打造最丰富多彩世界的原动力。
——完——
IT百科:
android操作系统怎么关闭 macos怎么将战网改成国际服 ios怎么玩水浒神兽
网者头条:
为什么做梦还能梦见前女友 妍起名字的寓意是什么呢 哪年开始的文物算古董鉴定 八姑的字画值多少钱